发表时间: 2018-07-08 21:55:46
作者: 阿依伯(广东)文化科技有限公司
浏览: 338
近两年来,小青柑、柑普茶、陈皮普洱等就像一匹黑马,给沉闷的茶叶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,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瞩目和喜爱。
有人曾问我,现在小青柑这么多,包装都差不多,价格却差很多,小青柑的好坏该如何辨别?
各种柑茶风味不同,各有特色。
小青柑走小清新路线,茶汤清淡,清香高昂,外观蜜绿,小巧别致。
陈皮普洱茶汤稠滑甜润,香气沉稳,外观褐金,丰腴饱满。关键还是看个人喜好。
小青柑小肚子大秘密
新会既是“岭南三大古城”之一,也是自古闻名的“陈皮之乡”,此地处于潭江与西江之交,与出海口相接,由于潮水倒灌形成了独特的咸淡水融合的水质与独特的土壤。
而新会又以茶坑、天马、梅江、东甲、西甲为品质最佳的核心茶区,此五地属咸淡水交融的冲击平原,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,地理环境和气候都非常特殊,造就了这里柑果的出色品质。
小青柑的制作工艺
小青柑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:洗柑-去肉-晾干-生晒(内干)-入茶-晒干。
1、小青柑选用未成熟的新会柑,其酸涩味较重,故要进行杀青工艺,降低小青柑的酸涩度。
杀青有两种不同的工艺:蒸青与烘青,两种杀青方式均可,为保证工艺稳定性多选用烘青技术。
2、小青柑为了长期保存需要进行脱水步骤,脱水有生晒与直烘两种方式,晒果使得柑油味更厚,口感相对更好,但是新会七八月份为多雨季节,一般多选用低温慢烘和生晒。
3、香型影响因素:生晒时间长短,直烘的温度。
低温烘焙使花香味显著,高温烘焙柑油香重,柑香更清新、更浓郁、更持久些。
除此之外,低温烘使得后期柑皮物质转化更趋向于陈皮的转化,也就是说陈化后的小青柑柑皮,滋味更接近于正宗陈皮的口感。
茶的口感不仅与自身质量相关,还与冲泡方法分不开关系。想要品尝到上好的小青柑,就需要对它的冲泡方法了如指掌才行。
1、碎皮泡饮法(常见)
把柑普茶内的普洱茶倒出适量,再将柑皮壳掰成若干小碎块,再加沸水冲泡。
由于普洱茶溶出速度较快,耐泡度降低,且果皮溶出物质较慢,皮香较淡,口感平衡不足。
2、掀盖泡饮法(简单)
将小青柑盖皮掀开,再将整粒投入壶中,加沸水冲泡,第一次冲在外壳上,第二次冲在柑皮与普洱的结合处;再等柑皮和普洱中的物质慢慢溶出,汤色呈深金黄色时即可。
这样耐泡度好,果皮味道与普洱茶汤融合较好,冲泡方法要求不高且易操作。
3、九孔泡饮法(繁复但效果佳)
用茶刀在小青柑四周及柑底部钻九孔,孔径大小以不漏碎茶为宜。再将其投入壶中,冲沸水,茶徐徐浸出,与柑皮的清香慢慢融合。
口感清甜适度、耐泡,带孔的柑皮包裹着普洱茶,既无碎茶漏出,又可防止茶溶出速度过快。
有人曾问我,现在小青柑这么多,包装都差不多,价格却差很多,小青柑的好坏该如何辨别?
我说就一句话“先看柑、再看茶、柑要新会柑,茶要古树熟”茶好不好靠的是嘴巴,柑好不好靠的是眼力跟鼻子。
1、看外表。包装完整,无霉斑。柑皮色泽统一且不过深,冲泡后的茶汤清亮透明,无沉底。
2、闻香气。冲泡后茶香中带着淡淡的果香味,香气清幽,没有涩味或霉味。
3、尝滋味。入口时茶汤醇厚滑爽,回味甘甜,无尖锐的刺激感。
4、看叶底。轻捏叶底,色泽鲜活,柔韧有弹性,并且叶底无其他夹杂物。